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新闻动态候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聞動態候選

本頁用來推選首頁新聞動態欄目模板的内容;最新内容請見右欄。您可以在這裡推薦和投票,請先閱讀下面的規則。栏目現由管理員更新。如果要瀏覽更多新聞動態請按此

目前有21個新聞提名。

基本候選資格
由於維基百科的目標是架設完善的百科全書,因此「新聞動態候選」須注意:
  • 新聞內容應該同時具備「重大性」與「百科性」,這是為了鼓勵增訂或更新相關的條目,而不是用作新聞報導。
  • 列入「新聞動態」模板中的新聞,必須Portal:新聞動態中提到;如果是人物逝世的訃聞,則必須在Portal:訃聞中提到。
  • 列入「新聞動態」模板並被加粗的主條目:
    • 不能是紅字,其他連結則不必刻意迴避紅字,但這些紅字條目應當是較為重要與基本的百科條目。
    • 當中必須含有與新聞相關的內容,並應儘量加入新聞動態類別
    • 不能加入條目消息框(article message boxes),同時已經過更新的內容應該要有可靠來源佐證。
    • 必須要有一定內容說明之,且在條目中佔有足夠的重要性。
  • 不硬性規定附有圖像,如有,則必須是無版權(PD)或自由版權GFDLCC BYCC BY-SA等)。合理使用的圖片只可出現於條目內,並不能出現於提名欄位中。
獲選標準
  • 符合基本候选资格的新闻动态提案,应提交新闻动态候选区讨论。当候选区内有新闻动态提案时,新闻动态栏目更新周期一般为8小时,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
  • 新闻动态候选区中的支持与反对意见并非用以进行投票表决,而是用以表达个人想法,使管理员便于判断共识所在。
  • 管理员在每次更新栏目时,应当查看新闻动态候选区内所有提案。管理员认为提案符合新闻动态候选标准的,应予采纳;不符合候选标准的,应由管理员陈述意见后退回重审。有二名及以上维基人提出反对意见的,亦应当退回重审。
  • 被退回重审的新闻动态提案,应于候选区进一步讨论,对提案进行适当修改以获取共识;原则上,对提案的修改应于8小时内完成,最长不应超过24小时。提案修改完成后,管理员应根据讨论共识,宣布通过或再次退回提案。
  • 新闻动态提案的讨论期原则上以5日为限。若提案在讨论期间内未能达成共识,以致于该提案新闻发生时间早于栏目内最早一条新闻时,提案即自动作废。
  • 若有關新聞動態曾獲選,再提名的新內容須單獨符合獲選標準。
如何提交
用戶可在新聞動態中尋找合適的新聞內容,或者自己發表重大並符合標準的新聞內容。(也可通过ITN聚合器从其他语言维基百科的新闻动态栏目中寻找合适的新闻)
  • 請根據事件發生的正確日期排列,而不是依照提名日期,最近提交的條目請放在最上面。
  • 請根據編輯提示提名新聞事件,同時應附上可供查證可靠來源
  • 如有可用圖像也可一併提出,但請付合上述規定。如條目沒有使用該圖像,請把它加到條目中。
  • 請確保連結目標為推薦條目的正確頁面名,而不是重定向等其他頁面。
  • 提交新聞時請同時具列於相關月份頁面。現時是2025年3月
意見提出
  • 管理員會以自動確認用戶的意見作為主要判斷依據,但是也會參考其他用戶意見作為判斷。
  • 請不要只簡單投反對或者支持票,或者是直接以簡單的理由回應他人。應該要提出觀點或理由,以方便最終能夠達成共識。
  • 請不要毫無理由的抱怨維基百科過度偏重其他地區或者忽略某個地區,畢竟維基百科並不是全面的新聞媒體。
  • 請不要指責其他用戶理性的提名、支持或者反對行為是出於個人偏見、地域關係或者是利益關係
  • 意見提出時请使用「**」號而不要使用「*」號或「#」號,以保持版面整齊。
  • 請不要在尚未瀏覽條目前便主觀判斷其重要性,或者是因為過去的新聞內容而直接給予支持或者反對。
新聞發表
  • 部分特殊情况以外,所有欲于主页发表的新闻动态内容,均应先行在新闻动态候选区征求意见。
  • 行文應該要言簡意賅,每條新聞不宜超過兩行。
  • 不要使用其他新聞報導的標題,因為這樣有可能會侵犯版權。
  • 每條新聞中選一個條目作為關鍵詞加粗,該加粗條目應儘量有「{{current}}」標籤。
  • 凡涉及地區詞的情況,尤其是體育賽事、較生僻的地名、太空等方面內容時請務必檢查字詞轉換,有必要時請添加手工轉換。
  • 使用於新聞動態的圖片如果為橫幅圖片的話其寬度設定為120px,豎幅圖片則設定為90px,並加註描述文字。
  • 多加利用「維基新聞」之條目,方法是在新聞之後加註“[[n:(維基新聞條目名稱)|→ 維基新聞]]”。
內容標準
  • 基本上新聞的內容必須具有國家級別或國際等級的意義。
  • 在某地區擁有具有重要影響力者逝世的消息可能足以添加到新聞動態中。
  • 一些重要各式獎項、體育活動、博覽會與高峰會等通常在關注度上不會有問題,但這不意味著能直接忽略提名階段或者過度使用相關訊息。
新聞存檔和更新
  • 新闻动态栏目按照新闻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最新发生的新闻应置于最上面。
  • 提案获选后,维基人仍可继续在候选区就该条新闻动态发表意见。如该条新闻动态在文辞表述、字词转换等方面存在问题,经简单修改、确认即可解决者,管理员可以径行操作;否则应当根据讨论共识,对该条新闻动态进行适当修改。如讨论共识认为该条新闻动态不符合候选标准,管理员应撤下该条新闻动态。
  • 新聞動態候選的提案,將存檔至维基百科:新聞動態候選/存档
  • 管理員更新{{Itn}}后,请同时在相应条目对话页顶部放上{{ITNtalk}}模板。
其他評選
條目 新条目推荐 · 優良條目 · 典范条目 其他 新闻动态 · 同行评审 · 特色列表 · 特色圖片

新聞動態

柯丝蒂·考文垂
柯丝蒂·考文垂

建議區

[编辑]
# 💭 話題 狀態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RD: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
   處理中
1 1 240F...D77E:2D6B 2025-03-22 22:27
2 2025年尼日尔科科鲁镇清真寺袭击事件
   處理中
1 1 伽洛 2025-03-22 21:01
3 喬治·福爾曼
   處理中
3 2 Sinsyuan 2025-03-22 11:00
4 RD:喬治·福爾曼
   完成
2 2 Shizhao 2025-03-22 19:01
5 柯丝蒂·考文垂
   完成
6 5 Tisscherry 2025-03-22 11:21
6 RD:维托尔德·福金
   處理中
1 1 919sth. 2025-03-21 16:15
7 RD:埃迪·乔丹
   完成
2 2 Shizhao 2025-03-21 10:12
8 RD:盧國沾
   完成
2 2 Manchiu 2025-03-20 23:52
9 RD:赵燕侠
   完成
2 2 Manchiu 2025-03-20 23:57
10 哈桑·謝赫·馬哈茂德遇刺案
   處理中
1 1 Cmsth11126a02 2025-03-22 15:59
11 2025年3月以色列袭击加沙地带
   處理中
5 3 Cmsth11126a02 2025-03-22 15:54
12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處理中
4 3 忒有钱 2025-03-21 02:56
13 RD:舒聖佑
   完成
2 2 Manchiu 2025-03-20 07:54
14 比利时—卢旺达关系
   完成
3 3 Shizhao 2025-03-21 10:08
15 李兆基
   完成
6 5 Sinsyuan 2025-03-20 09:09
16 RD:李兆基
   完成
3 3 Shizhao 2025-03-18 09:25
17 2025年北馬其頓夜店大火
   完成
3 3 Manchiu 2025-03-20 07:52
18 2024年—2025年塞爾維亞反腐敗抗議
   完成
5 3 Shizhao 2025-03-18 09:24
19 RD:愛蜜麗·德奎恩
   完成
2 2 Shizhao 2025-03-19 09:53
20 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
   未完成
5 3 Shizhao 2025-03-21 10:07
21 民主黨 (香港)
   等待中
11 8 Liu116 2025-03-16 10:14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3月21日

[编辑]
参考资料

RD: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

[编辑]
本条新闻于3小時前提交。
狀態:   處理中

条目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讨论 | 历史 | 链入
最近逝世提名
新闻出处: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qx07eel52xo.amp
提名者: 240F:7A:6253:1:6C82:25C9:D77E:2D6B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讣闻

提名者意见: 前蘇聯克格勃駐外特工。--240F:7A:6253:1:6C82:25C9:D77E:2D6B留言2025年3月22日 (六) 14:27 (UTC)[回复]

2025年尼日尔科科鲁镇清真寺袭击事件

[编辑]
本条新闻于4小時前提交。
狀態:   處理中

条目2025年尼日尔科科鲁镇清真寺袭击事件讨论 | 历史 | 链入
新闻内容: 尼日尔蒂拉贝里大区泰拉省科科鲁镇一清真寺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44名平民遇害、13人受伤
新闻出处: 尼日尔西南部一清真寺发生恐袭 造成至少44人死亡-中新网
提名者: 伽洛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新闻动态

提名者意见: 造成重大伤亡的恐袭事件--伽洛留言2025年3月22日 (六) 13:01 (UTC)[回复]

喬治·福爾曼

[编辑]
本条新闻于14小時前提交。
狀態:   處理中

条目喬治·福爾曼讨论 | 历史 | 链入
新闻内容: 曾經二度奪下世界重量級拳擊冠軍和奧運金牌的喬治·福爾曼(圖)於美國德州休士頓離世,享年76歲。
新闻出处: The Houston Chronicle
提名者: Sinsyuan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未列于新闻动态
* 条目内容存在问题,挂有维护模板

提名者意见: 基礎條目第五級--Sinsyuan✍️ 2025年3月22日 (六) 02:39 (UTC)[回复]

RD已足夠?--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3月22日 (六) 02:55 (UTC)[回复]
(?) 喵喵喵?enwiki目前也在討論本條目的ITNC,等他們討論出共識後再確認本條目是否刊登ITN。--Sinsyuan✍️ 2025年3月22日 (六) 03:00 (UTC)[回复]

RD:喬治·福爾曼

[编辑]
本条新闻于14小時前提交。
狀態:   完成
条目喬治·福爾曼讨论 | 历史 | 链入
最近逝世提名
新闻出处: The Houston Chronicle
提名者: Sinsyuan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未列于讣闻
* 条目内容存在问题,挂有维护模板

提名者:--Sinsyuan✍️ 2025年3月22日 (六) 02:39 (UTC)[回复]

plus 已发布--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3月22日 (六) 11:01 (UTC)[回复]

3月20日

[编辑]
参考资料
  1. ^ IOC presidential election: Kirsty Coventry first woman to be elected president. BBC Sport. 2025-03-20 [2025-03-20]. 
  2. ^ Ukraine's first Prime Minister Vitold Fokin dies at 92. The Kyiv Independent. 2025-03-20 (英语). 
  3. ^ Meredith, Sam. China to impose retaliatory tariffs on some Canadian products as trade war heats up. CNBC. 2025-03-08 [2025-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13) (英语). 

柯丝蒂·考文垂

[编辑]
本条新闻于39小時前提交。
狀態:   完成
条目柯丝蒂·考文垂讨论 | 历史 | 链入
新闻内容柯丝蒂·考文垂(图)当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成为首位女性及非洲出身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新闻出处: https://www.news.cn/sports/20250321/628f574e94934b4daf123e2b9eb40420/c.html
提名者: Bxxiaolin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新闻动态

提名者:-- Xiaolin  2025年3月21日 (五) 02:16 (UTC)[回复]

RD:维托尔德·福金

[编辑]
本条新闻于33小時前提交。
狀態:   處理中

条目维托尔德·福金讨论 | 历史 | 链入
最近逝世提名
新闻出处: https://www.yahoo.com/news/ukraines-first-prime-minister-vitold-130207541.html
提名者: 919sth.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讣闻

提名者意见: 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首任总理。--919留言2025年3月21日 (五) 08:15 (UTC)[回复]

RD:埃迪·乔丹

[编辑]
本条新闻于2天前提交。
狀態:   完成
条目埃迪·乔丹讨论 | 历史 | 链入
最近逝世提名
新闻出处: https://www.bbc.co.uk/sport/formula1/articles/cq8y1335qlwo
提名者: 240F:7A:6253:1:C82B:AFF0:FE62:D93C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讣闻

提名者意见: 乔丹车队创办人。--240F:7A:6253:1:C82B:AFF0:FE62:D93C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10:26 (UTC)[回复]

plus 已发布--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3月21日 (五) 02:12 (UTC)[回复]

3月19日

[编辑]

RD:盧國沾

[编辑]
本条新闻于3天前提交。
狀態:   完成
条目盧國沾讨论 | 历史 | 链入
最近逝世提名
新闻出处: https://www.stheadline.com/realtime-entertainment/3439209
提名者: Will629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讣闻

提名者意见: 香港資深填詞人--Will629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14:41 (UTC)[回复]

--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15:52 (UTC)[回复]

RD:赵燕侠

[编辑]
本条新闻于3天前提交。
狀態:   完成
条目趙燕俠讨论 | 历史 | 链入
最近逝世提名
新闻出处: https://www.bjo.com.cn/art_news_detail.html?id=a070744663254458a8929ddbd905873a
提名者: 纳瓦拉的亨利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讣闻


备注: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

提名者:--纳瓦拉的亨利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12:39 (UTC)[回复]

3月18日

[编辑]
参考资料

哈桑·謝赫·馬哈茂德遇刺案

[编辑]
本条新闻于9小時前提交。
狀態:   處理中

条目哈桑·謝赫·馬哈茂德遇刺案讨论 | 历史 | 链入
新闻内容索馬里總統哈桑·謝赫·馬哈茂德在前往摩加迪沙亞丁·阿德國際機場路上遭遇激進組織青年黨佈置炸彈刺殺未遂,事件造成至少10人死亡、20人受傷。
新闻出处: https://www.idilnews.com/mogadishu-hassan-sheikh-mohamud-survived-assassination-attempted-by-al-shabaab/
提名者: Cmsth11126a02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新闻动态

提名者意见: 索馬里大型政治事件+大量傷亡。--Cmsth11126a02 (留言) 國民黨的正確名稱是大陸國民黨2025年3月22日 (六) 07:59 (UTC)[回复]

2025年3月以色列袭击加沙地带

[编辑]
本条新闻于2天前提交。
狀態:   處理中

条目2025年3月以色列袭击加沙地带讨论 | 历史 | 链入
新闻内容: 以色列打破停火协议袭击加沙地带,造成400余人死亡。
新闻出处: https://apnews.com/article/israel-palestinians-hamas-war-news-ceasefire-hostages-03-18-2025-0df87331efc6a7b1dfd99275f52868a5
提名者: Easterlies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新闻动态

提名者意见: 以色列哈马斯停火协议破裂,战争继续。--东风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08:50 (UTC)[回复]

(+)支持:已上en。--EricStoneChina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12:05 (UTC)[回复]
(!)意見:以方不認為是己方打破停火協議,我建議blurb可寫「以色列袭击加沙地带,造成400余人死亡。」來避免爭議。--Cmsth11126a02 (留言) 國民黨的正確名稱是大陸國民黨2025年3月21日 (五) 10:39 (UTC)[回复]
那可以改为“...造成400余人死亡,停火协议破裂”来表示协议事实上的终结。--东风留言2025年3月22日 (六) 06:13 (UTC)[回复]
也可以,希望這能盡快上ITN。--Cmsth11126a02 (留言) 國民黨的正確名稱是大陸國民黨2025年3月22日 (六) 07:54 (UTC)[回复]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编辑]
本条新闻于3天前提交。
狀態:   處理中

条目以色列—哈马斯战争讨论 | 历史 | 链入
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提名
新闻出处: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9vy3k4dpz0o
提名者: 忒有钱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未列于新闻动态


备注: 可以再观察几天,如果以色列继续实施大规模军事行动基本就可以认定为撕毁停火协议。

提名者意见: 以色列疑撕毁停火协议。--忒有钱 🌊塩水あります🐳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17:48 (UTC)[回复]

(+)支持:現在以色列正式宣佈重新開戰了。--FK8438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06:54 (UTC)[回复]
(+)支持唉,又开打了--一般路过白学家(去打死他) 2025年3月20日 (四) 12:19 (UTC)[回复]
空袭发生于当地时间3月18日深夜,已移动到正确日期。--忒有钱 🌊塩水あります🐳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18:56 (UTC)[回复]

3月17日

[编辑]
参考资料
  1. ^ Fraser, Narissa. Young sworn in as Prime Minister. Trinidad and Tobago Newsday. 2025-03-17 [2025-03-18] (美国英语). 
  2. ^ Rwanda severs ties with Belgium over DR Congo conflict. BBC. 2025-03-17 [2025-03-18]. 
  3. ^ 李兆基去世 李家超讚揚對香港繁榮穩定貢獻良多. 明报. 2025-03-17 [2025-03-17]. 
  4. ^ 香港知名地产富豪李兆基逝世 享年97岁. 联合早报. 2025-03-17 [2025-03-17]. 
  5. ^ Singer Aurelio Martínez Among Six Dead in Lanhsa Plane Crash - Channel 5 Belize. 2025-03-18 [2025-03-18] (英语). 

RD:舒聖佑

[编辑]
本条新闻于3天前提交。
狀態:   完成
条目舒聖佑讨论 | 历史 | 链入
最近逝世提名
新闻出处: https://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25/03/18/020813302.shtml
提名者: 240F:7A:6253:1:81A8:3D7:4E0B:659E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讣闻

提名者意见: 前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240F:7A:6253:1:81A8:3D7:4E0B:659E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15:04 (UTC)[回复]

--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23:54 (UTC)[回复]

比利时—卢旺达关系

[编辑]
本条新闻于4天前提交。
狀態:   完成
条目比利时—卢旺达关系讨论 | 历史 | 链入
新闻内容卢旺达比利时断绝外交关系
新闻出处: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x2r9709v8no
提名者: 金色黎明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新闻动态

提名者:--金色黎明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12:52 (UTC)[回复]

(+)支持:主權國家外交關係的重大變動。廣九直通車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03:07 (UTC)[回复]
plus 已发布--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3月21日 (五) 02:08 (UTC)[回复]

李兆基

[编辑]
本条新闻于5天前提交。
狀態:   完成
条目李兆基讨论 | 历史 | 链入
新闻内容: 曾為全球第四富豪的李兆基(圖)於17日逝世,享耆壽97歲。
新闻出处: https://news.tvb.com/tc/local/67d80c0e4fe65d6c2bf89a7b?utm_source=newsappshare&utm_medium=referral
提名者: Sinsyuan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新闻动态
* 条目内容存在问题,挂有维护模板

提名者意见: 澳門曾有一名商業人物何鴻燊在2020年5月逝世,有登上ITN。--Sinsyuan✍️ 2025年3月17日 (一) 13:51 (UTC)[回复]

(+)支持:雖然條目仍掛有維護模板,但重要度相當高--Aqurs 2025年3月17日 (一) 15:03 (UTC)[回复]
(+)支持默哀。--Will629留言2025年3月17日 (一) 17:30 (UTC)[回复]
感觉高龄去世既非重大,亦无百科性,仅有新闻价值。--Kethyga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02:36 (UTC)[回复]
重要性存疑?——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3月19日 (三) 06:58 (UTC)[回复]
@Ericliu1912Wikipedia:新闻动态候选/存档/2020年5月#何鴻燊。--Sinsyuan✍️ 2025年3月20日 (四) 01:09 (UTC)[回复]

RD:李兆基

[编辑]
本条新闻于5天前提交。
狀態:   完成
条目李兆基讨论 | 历史 | 链入
最近逝世提名
新闻出处: https://news.tvb.com/tc/local/67d80c0e4fe65d6c2bf89a7b?utm_source=newsappshare&utm_medium=referral
提名者: Sinsyuan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讣闻
* 条目内容存在问题,挂有维护模板


备注: 曾登全球第四富豪

提名者:--Sinsyuan✍️ 2025年3月17日 (一) 13:51 (UTC)[回复]

(+)支持默哀。--Will629留言2025年3月17日 (一) 17:31 (UTC)[回复]
plus 已发布--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3月18日 (二) 01:25 (UTC)[回复]

3月16日

[编辑]
参考资料
  1. ^ Fifteen detained after North Macedonia nightclub fire kills 59 in Kocani. BBC. 2025-03-17 [2025-03-17] (英国英语). 

2025年北馬其頓夜店大火

[编辑]
本条新闻于4天前提交。
狀態:   完成
条目2025年北馬其頓夜店大火讨论 | 历史 | 链入
新闻内容: 在北馬其頓科查尼一家夜總會發生火災(图),造成至少59人死亡。
新闻出处: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70wdedp20wo
提名者: Cmsth11126a02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新闻动态

提名者意见: 北馬其頓大型災害。--Cmsth11126a02 (留言) 國民黨的正確名稱是大陸國民黨2025年3月18日 (二) 05:58 (UTC)[回复]

(+)支持--Sheminghui.WU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00:13 (UTC)[回复]
--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23:52 (UTC)[回复]

2024年—2025年塞爾維亞反腐敗抗議

[编辑]
本条新闻于5天前提交。
狀態:   完成
条目2024年—2025年塞爾維亞反腐敗抗議讨论 | 历史 | 链入
新闻内容塞爾維亞反貪腐抗議中約有10萬人於首都貝爾格勒示威,是塞爾維亞近代歷史上規模數一數二大的一次示威。
新闻出处: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3160038.aspx
提名者: Kanshui0943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新闻动态

提名者意见: 塞爾維亞示威--Kanshui0943留言2025年3月17日 (一) 06:23 (UTC)[回复]

但是這抗議是去年11月開始的,還是你想表達10萬人示威是抗議的重大進展?--Cmsth11126a02 (留言) 國民黨的正確名稱是大陸國民黨2025年3月17日 (一) 07:48 (UTC)[回复]
來源提及這可能是近代塞爾維亞規模數一數二大的一次示威--Kanshui0943留言2025年3月17日 (一) 07:58 (UTC)[回复]
已補充。--Cmsth11126a02 (留言) 國民黨的正確名稱是大陸國民黨2025年3月17日 (一) 10:45 (UTC)[回复]
plus 已发布--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3月18日 (二) 01:24 (UTC)[回复]

RD:愛蜜麗·德奎恩

[编辑]
本条新闻于5天前提交。
狀態:   完成
条目愛蜜麗·德奎恩讨论 | 历史 | 链入
最近逝世提名
新闻出处: https://www.lemonde.fr/disparitions/article/2025/03/16/emilie-dequenne-l-actrice-belge-connue-pour-son-role-dans-rosetta-est-morte-a-43-ans_6582192_3382.html
提名者: 919sth.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讣闻


备注: -{zh-cn:埃米莉·德凯纳;zh-tw:愛蜜麗·德奎恩;zh-hk:艾美莉·德紀妮;}-

提名者意见: 比利時女演員,1999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得主。--919留言2025年3月17日 (一) 10:43 (UTC)[回复]

plus 已发布--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3月19日 (三) 01:53 (UTC)[回复]

3月12日

[编辑]
参考资料
  1. ^ protected, email. PUP crushes UDP 26-5 in General Elections, secures stronger mandate. Belize News and Opinion on www.breakingbelizenews.com. 2025-03-13 [2025-03-16] (美国英语). 
  2. ^ Martin Pfister elected as new Swiss federal council member. 
  3. ^ Georgian court hands former president Saakashvili nine more years in prison. Al Jazeera. 2025-03-12 [2025-03-14] (英语). 

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

[编辑]
本条新闻于9天前提交。
狀態:   未完成
条目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讨论 | 历史 | 链入
新闻内容格魯吉亞前總統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图)侵吞罪而在當地首都第比利斯的法院被判9年有期徒刑定讞。
新闻出处: DW Al Jazeera Observador
提名者: Sinsyuan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新闻动态

提名者:--Sinsyuan✍️ 2025年3月13日 (四) 15:00 (UTC)[回复]

(?)疑問:重要性在?--Cmsth11126a02 (留言) 國民黨的正確名稱是大陸國民黨2025年3月13日 (四) 17:55 (UTC)[回复]
詳見enwiki討論。--Sinsyuan✍️ 2025年3月13日 (四) 22:47 (UTC)[回复]
因英維有正反意見,在英維登錄前(-)暂时反对,除非有其他有說服力理由。--Cmsth11126a02 (留言) 國民黨的正確名稱是大陸國民黨2025年3月14日 (五) 14:56 (UTC)[回复]
过期--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3月21日 (五) 02:07 (UTC)[回复]

2月20日

[编辑]
参考资料
  1. ^ 民主黨展開解散程序 主席羅健熙:中委會決定 設小組跟進. 香港01. 2025-02-20 [2025-02-20] (中文). 
  2. ^ Rosé正式退出K-POP界!韓娛22年以來首例 史上第2人為高額版權費解約. 三立新聞. 2025-02-22 [2025-02-22] (中文(臺灣)). 
  3. ^ Wright, George; Moench, Mallory. Israel says forensics show Bibas children killed by captors. BBC News. 2025-02-21 [202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21) (英国英语). 

民主黨 (香港)

[编辑]
本条新闻于30天前提交。
狀態:   等待中

条目民主黨 (香港)讨论 | 历史 | 链入
新闻内容香港民主党召开中委会宣布拟解散,并通过成立三人小组跟进解散及清盘事宜。
新闻出处: 民主黨中委會通過成立三人小組跟進解散及清盤事宜成立超過30年 香港民主黨宣布擬解散民主黨解散|中央委員會通過成立小組 跟進未來解散及清盤安排
提名者: Pathfinbird讨论 | 貢獻

状态检查:
条目内容已更新
条目已列于新闻动态
* 条目内容存在问题,挂有维护模板

提名者:--Pathfinbird留言2025年2月20日 (四) 15:29 (UTC)[回复]

  • 擱置:留待全體會員大會公佈結果。--MısakaM1koto 2025年2月21日 (五) 01:48 (UTC)[回复]
    ( ✓ )同意。--忒有钱 🌊塩水あります🐳留言2025年2月21日 (五) 09:39 (UTC)[回复]
  • 如果该组织解散能够证明有一定的附加价值(例如支联会解散和六四纪念活动有关,民阵解散和七一大游行有关),则倾向支持,否则倾向反对(不清楚是不是泛民第一大政党,不过个人认为就算是,以港版国安法实施4年半后泛民派别已经严重式微的现状来看,这一点也难以成为支撑上首页的附加价值)。哪一天最后一个泛民政党在香港消失,不管是大是小,都还有登上首页的价值。--💊✖️2️⃣3️⃣留言2025年2月21日 (五) 03:23 (UTC)[回复]
    (+)支持並認同有足夠的影響力,但必須直到正式解散才刊登。
    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也結束了。--FK8438留言2025年2月22日 (六) 14:07 (UTC)[回复]
    我反而覺得「最后一个泛民政党」不易定義,香港民主派標竿政黨民主黨解散之事肯定足夠重大,也相對適合刊登。解散原因八成跟所謂「國安法」有關,就看新聞媒體怎麼寫。——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22日 (六) 15:05 (UTC)[回复]
    (-)反对:我是认为经过国安法4年半的实施,香港的反政府势力已经削弱了不少了,哪怕是标竿,这4年半来也是剩的一地鸡毛,早就被边缘化了,而前面的民阵、支联会解散,都牵涉到以往举办的阵势浩大的活动,且当时港版国安法实施也才一年,不像现在这个时候香港的选举制度在中央眼里已经比以前更加“完善”。另外,本来2020年之前的时候,泛民都是偏弱势的一方,放到日本这样的主权国家就是类似于长期性在野势力的存在,像日本现在最大的在野党立宪民主党也是经历过数次重组(人家在前身民主党时期也好歹短暂执政过,可不像香港历任特首全是建制派),也就民进党时期登上过首页,而后面的重组根本没人提名过,刚好对应自民党位置越坐越稳的时期。--💊✖️2️⃣3️⃣留言2025年2月23日 (日) 09:08 (UTC)[回复]
    儘管外地人未必理解民主黨的影響力,但在英殖時期最後兩場立法局選舉中,民主黨(或其前身港同盟)都囊括過半的地方直選議席,回歸後因為選舉制度、民主派四分五裂、建制派配票取得成效的關係,到2000年代民主黨已經無法囊括大部分地區直選席次,但在我印象中2004—2016年期間,名義上香港只有兩個政黨有足夠的基層實力分拆名單(PS. 我認為這樣扭曲了比例代表制的原意),就是民主黨和民建聯(掛銜工聯會但實際有民建聯雙重黨籍的人這裏不算)。而在區議會選舉中,民主黨一直是擁有最多區議會議席的民主派政黨,1995年以來,區議會選舉中的第一大黨不是民主黨就是民建聯;其他民主派組織的服務範圍不如民主黨廣泛,例如公民黨專攻中產區,民協專攻基層社區(深水埗、屯門等)。這兩個政團不服務我從前的社區,所以我說錯的話可以糾正。另外至少社民連還沒正式解散,所以民主黨不是「最後一個泛民政黨」。你們如果說這事對華語圈影響不大,不值得登上ITN,我沒甚麼大意見,但是你如果說民主黨影響不大,恕我無法贊同。--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25年2月24日 (一) 00:30 (UTC)[回复]
    我当然知道以前的香港民主党是泛民阵营相当有影响力的啊,我最主要说的是民主党经历港版国安法实施的这几年之后,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如果香港民主党早几年解散,都还会有登上首页的价值,除非是象征反对势力彻彻底底在香港绝迹,否则是否有登上首页的价值确实不好说。这种情况跟当年的日本民主党有类似的地方(相同的是两者都在其势力被打压最为厉害的时期有过重大变革,不同的是日本民主党有过执政的经历),如今的立宪民主党(现任代表野田佳彦以前做过首相),也是直到自民党爆出黑金丑闻之后才稍微夺回了一部分众议院席位,以至于不怎么关注日本政治的我最初还不知道他们又改名重组了(这些个重组刚刚好都在日本在任时间最长首相安倍晋三的任期内发生,先前叫民进党的时候还登上过首页的,昨天看漏这点)。--💊✖️2️⃣3️⃣留言2025年2月24日 (一) 09:09 (UTC)[回复]
意義重大,正式解散可刊登。--— Gohan 2025年2月23日 (日) 08:57 (UTC)[回复]
看到Status参数改成了“等待中”,届时希望该党正式解散的时候,管理员基于前面所述的边缘化及过往类似例子慎重考虑。--💊✖️2️⃣3️⃣留言2025年3月16日 (日) 02:14 (UTC)[回复]

错误回报区

[编辑]
按此提报新闻内容错误

2025年

[编辑]

1月

[编辑]

1月20日

[编辑]

@Manchiu依据Help:中文维基百科的繁简、地区词处理#編輯一般文章時的注意事項(“避免以繁体书写简体地区特有字词/以简体书写繁体地区特有字词”),应把繁体“應用程序”改成繁体“應用程式”。--Txkk留言2025年1月21日 (二) 03:44 (UTC)[回复]

完成--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1月21日 (二) 10:21 (UTC)[回复]

2月

[编辑]

2月27日

[编辑]

Template_talk:Itn#編輯請求_2025-02-27,请管理员协助解决 @Manchiu--DaqibaoQi留言2025年2月27日 (四) 13:16 (UTC)[回复]

3月

[编辑]

3月10日

[编辑]

@Manchiu,麻烦撤销一下两会的ITN新闻,先在ITNR讨论至达成共识再上。--Jeffchu2014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15:59 (UTC)[回复]

3月20日

[编辑]

@Manchiu怎么有两个itn动态都有“(图)”的字样的?一个北马其顿火灾新闻,还有一个李兆基。--💊✖️2️⃣3️⃣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01:44 (UTC)[回复]